大众汽车“检测门”下的深刻思考

10月,09,2015 | 浏览次数:24272

                 

        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德国大众利用“作弊”软件通过美国尾气排放检测,成为这桩企业成立78年来最大丑闻,不仅在美国面临高达180亿美元的天价罚单和刑事犯罪调查,欧盟、德国、韩国、印度等全球多个国家也先后掀起了对大众汽车调查潮。

        目前,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马丁·温特科恩已宣布辞职。此前大众汽车集团称,全球大约有1,100万辆汽车搭载TypeEA189发动机,可能受到影响。路透社的一篇报道甚至称,大众汽车丑闻对德国经济的威胁或大于希腊危机。而就在两个月前,根据上半年数据,大众全球销售量刚刚超过日本丰田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较原计划提前三年实现登顶目标。而此次丑闻,着实让大众承受了重重一击。

        大众公司必将为其“检测门”丑闻付出代价,但危机发生后德国政府、民众、企业冷静的处理态度,也为中国制造如何应对贸易摩擦、产品信任危机提供了借鉴。

        利用“阴阳软件”操纵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测试,让大众汽车迅速遭到了市场报复,但其负面效应不止于市值损失和失去了一个CEO。近80年以来,大众汽车就一直是德国制造业的代表之一,“检测门”让德国制造在声誉和品质两个方面都蒙受了损失。此外,欧洲一直以全球最高的环保标准而自豪,在很多时候欧洲在碳排放、尾气排放等方面的严苛政策,甚至成了保证欧洲产品竞争力的一张王牌。而“检测门”表明,欧洲大力推动的柴油清洁车在技术上可能存在无法通过检测的缺陷,这让欧洲环保与产业融合的一系列努力也受到质疑。鉴于大众的全球市场份额,全球的大众汽车消费者,也将因此“中枪”。

        叠加的、不可掌控的负面效应,让许多人联想起了2001年的安然事件。2001年,名列世界500强第16位的能源巨头安然公司,被曝长期虚报利润并隐瞒巨额债务,随后评级机构大幅调低安然信用等级,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受此影响,在随后半年多时间里,美国股市市值缩水2.5万亿美元。安然事件也与“9·11”并列为当年对美国的最大挑战。

        应该说,大众“检测门”和安然事件在性质上确有相似之处。二者都存在欺骗监管部门、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主观故意,都对全球市场具有潜在的巨大破坏性。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连续性的、多角度的观察价值。比如,你可以此印证资本的贪婪,可以打破对洋品牌的迷恋,可以指摘欧美市场监管体系照样存在漏洞,等等。

        但是,大众“检测门”不光具有批评价值。在另一个层面,它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价值。这特别表现在丑闻曝光之后,从德国政府到大众公司的应对上。作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出口大国,汽车业占德国总出口额的18%左右。可以说,汽车业的兴衰直接决定着德国的经济成色。而刚刚公布的制造业数据是,德国9月制造业PMI初值52.5,低于预期的52.6,创两个月新低。虽然仍在荣枯线之上,但整个夏季全球市场的表现表明,德国制造业不是没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检测门”曝光,德国政府随即启动了“不预设立场”的调查行动。这体现了既不因美国监管机构的认定亦步亦趋,也不讳病忌医的理性态度。政府处理方式的透明理性,是避免市场放大负面效应的重要前提。

        大众公司也表现出了较为积极的纠错态度。丑闻曝光5天后,大众就启动了应对措施。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指控大众安装了操纵排放测试的“阴阳软件”、并要求召回近50万辆大众汽车以后,大众主动宣布,涉事汽车可能高达1100万辆。在美国最高面临180亿美元罚款,甚至可能吞掉大众一年半经营利润的情况下,大众召回甚至改装千万数量级的车辆意味着其已做好了付出巨大经济代价的准备。而这距事件曝光仅仅5天。相形之下,丰田2010年处理召回事件用了5年时间。

        德国政府、民众、企业的冷静态度,预示着大众“检测门”不会成为第二个安然事件,也为中国制造如何应对贸易摩擦、产品信任危机提供了借鉴。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摩擦和信任危机都可能无法做到完全避免,但化解这样的危机,显然也不能靠民粹或阴谋论。当危机发生后,只要从上到下都尽量保持客观冷静,即使在此过程中企业和国家都会付出痛苦的经济和信任成本,但它也不会成为永久性赤字,最终还是能挣回来。(内容转载自我要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