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发生变化(如升华、氧化、聚合、固化、硫化、脱水、结晶、熔融、晶格改变或发生化学反应)时,往往伴随着热力学性质(如热焓、比热、导热系数等)的变化,故可通过测定其热力学性能的变化,来了解物质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过程。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就是其中的一种分析方法。
一、什么是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在差热分析(D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分析技术。它是在温度程序控制下,测量试量相对于参比物的热流速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简称DSC技术。DSC技术克服了DTA在计算热量变化的困难,为获得热效应的定量数据带来很大方便,同时还兼具DTA的功能。

因此,近年来DSC的应用发展很快,尤其在高分子领域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常用于测定聚合物的熔融热、结晶度以及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g;研究聚合、固化、交联、分解等反应;测定其反应温度或反应温区、反应热、反应动力学参数等,业已成为高分子研究方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DSC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DSC曲线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是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输入给样品与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DSC方法:热流式差式扫描量热法,功率补偿式差示扫描量热法。推荐阅读:
优尔鸿信荣获“2022年度TIC优秀第三方检测机构—坚如磐石奖”
优尔鸿信可靠度新增项目
2023-08-28
医疗器械柱塞泵堵塞失效分析
2023-08-26
PCB应力应变测试技术
2023-08-23
手机中框3D面精抛、阳极麻点分析
2023-08-21
材料光老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023-08-17
【失效分析】中框阳极发亮异常
2023-08-12